2025-07-24 05:04
随着暑期旅游高峰的来临,线上旅游信息搜索量呈现爆发式增长。然而,便捷的网络预订背后,也潜藏着虚假宣传、诱导转账等消费风险。为切实保障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营造安全、舒心、放心的旅游消费环境,湖北文化和旅游质量监测中心发布消费提示,呼吁游客务必通过正规渠道预订旅游产品,警惕网络虚假信息和个人转账要求,并提供了详尽的识别与防范指南。
游客李某通过某自媒体平台添加了自称是旅行社工作人员王某的微信,报名参加了团队旅游,王某称因名额紧张需支付2000元定金,李某即通过微信向王某个人转账,随后王某就失联了。李某觉察不对,与旅行社取得了联系,方才得知王某已于几个月前离职。这个案例,清晰地揭示了当前线上旅游预订中存在的一大隐患,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平台的广泛传播力,伪装身份,以“名额有限”“超值优惠”等话术制造紧迫感,诱导游客脱离受监管的正规交易平台,直接向私人账户支付定金或团款。
据了解,此类陷阱通常具备以下特征。首先是虚假宣传,隐藏关键信息。不法分子通过搜索引擎、电商平台、短视频等各类线上渠道投放广告。这些广告往往夸大其词、隐瞒关键限制条件,如自费项目多、住宿标准低、航班时间差等,甚至直接虚构不存在的“爆款”线路,利用精美图片和极具诱惑力的低价吸引眼球。
其次是诱导游客脱离平台。其核心目的在于规避官方平台的交易监管和资金保障机制。不法分子引导游客添加个人微信、QQ等社交工具沟通,脱离原发布平台或正规在线旅游平台(OTA)的聊天及支付系统。
最后是使用私人账户收款。付款时,诱骗游客将定金、团费甚至全款转入指定的私人账户。一旦款项到账,不法分子或立即失联,或以各种理由拖延、变更行程,甚至提供完全不符的劣质服务。由于交易发生在非正规渠道,且收款方为个人,游客后续的投诉举报和资金追索难度较大,容易陷入“维权无门”的困境。
为有效防范风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湖北省文化和旅游质量监测中心为广大游客支招,提供以下详尽、可操作的预订指南:
大型OTA平台:网络预订时,优先选择信誉良好、运营规范的大型在线旅游平台。这些平台通常有严格的商家准入机制、用户评价体系、交易保障和客服售后支持。
官方直营渠道:若选择特定旅行社的产品,尽量通过该旅行社的官方网站、官方APP或认证的官方旗舰店进行搜索和咨询,避免仅通过搜索引擎结果或非官方链接跳转。
线下实体门店:对于复杂行程或大额支出,选择有实体门店的正规旅行社进行面对面咨询和签约,也是规避线上风险的有效方式。
付款前,务必登录国家文旅部“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输入旅行社名称查询其是否持有有效《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经营状态是否正常,许可经营范围是否包含所购产品。
信息一致性:在支付环节,仔细核对收款方名称必须与在监管平台或“文旅之声”查到的该旅行社营业执照全称完全一致,警惕任何缩写、简称、个人姓名。
拒绝转入个人账户:无论对方以任何理由,如“财务方便”“名额紧急”“优惠通道”等要求转入个人银行账户、支付宝或微信,必须坚决拒绝。正规交易款项一定进入对公账户,向个人转账意味着放弃资金监管保护。
“超低价”陷阱:对明显低于市场合理价格、违背成本规律的“超低价”“内部价”“尾单特价”保持高度警惕。羊毛出在羊身上,背后往往隐藏着强制购物、自费项目繁多、降低服务标准等陷阱。
“名额紧缺”施压:警惕利用“最后×个名额”“限时抢购”“马上涨价”等话术制造紧迫感,催促消费者匆忙做决定、跳过查验资质和核对信息的步骤。
来源不明须谨慎:对来源不明(个人号、非官方群组)、信息模糊、承诺过于美好且无保障的宣传、链接或广告,保持理性,多方求证,不轻易添加私人联系方式。
安全是美好旅程的基石,理性是守护权益的盾牌。湖北文化和旅游质量监测中心表示,广大游客预订旅游产品时,选择正规渠道、核实企业资质、坚持对公转账是守护自身权益最有效的“防护网”。此外,如在出游中遇到问题需要咨询和投诉,请及时拨打12345热线,或向旅游所在地旅游投诉处理机构进行投诉、调解解决。如果调解不成,还可通过申请仲裁或到法院起诉的方式维权。
1、凡本网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荆州广播电视台”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荆州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荆州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Copyright © 2024 九游娱乐旅游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2022002614号